我的服務學習 第1組 行4甲 趙鈺立 網球教學服務
張貼日期:2010/11/23 下午 03:44:23
服務提案內容及動機
以前是網球社幹部,認識的幾位社員中有些想利用社課時間之餘多打一些球。但是沒有人可以陪打或練習,
初學者不懂自我學習方法,少有人願意告訴入門方法,大都丟下一句:你還是去找教練吧!因此約了幾個好友在空閒時間去球場做簡單的網球教學,
主要是讓他們體驗打網球的感覺以及學會基本打球的樂趣
被服務者的需求
主要是期望能學到基本的動作,以及能體驗樂趣為主
人物力需求:
社團的球一籠(免費)
每人自備一支球拍
學校的球場
服務流程
準備一籠球,在學校找一塊空著的球場,每個人帶一支球拍,從基本的動作講起,慢慢的送球,熟悉基本的動作,
從正反拍.截擊慢慢開始,一開始先用手丟來餵球,之後逐漸把距離拉遠,整個服務時間大約是一個下午
介紹球場規則.球具
↓
訓練球感.純粹玩球
↓
正拍基本動作
↓
反拍.截擊基本動作
↓
簡單送球.動作熟悉
↓
自由練習.動作修正
問卷
基本資料
姓名:
電話:
性別:
年齡:
1. 這次的教學是否符合當初的期望
□非常不滿意 □不滿意 □普通 □滿意 □非常滿意
2. 教學內容充實度
□非常不滿意 □不滿意 □普通 □滿意 □非常滿意
3. 服務者的教學態度
□非常不滿意 □不滿意 □普通 □滿意 □非常滿意
4. 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度
□非常不滿意 □不滿意 □普通 □滿意 □非常滿意
5. 若下次有類似活動或聚會還願意參加嗎?
□非常不滿意 □不滿意 □普通 □滿意 □非常滿意
6. 其他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結論
做完這一次的服務之後,我發現其實在教學的過程中自己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,像是觀察別人的動
作或是根據對象的不同調整方法等等。也可以慢慢體會那些服務別人的心態,當被服務者給你的回饋
是滿意的,那種快樂也是詩與服務者一種很大的動力來源,這種服務並不需要非常大的成本,只要擁有技術人人都可以勝任!
相關資料
從做好自己開始 劉虹蘭享受網球人生
更新日期:2009/12/21 13:55
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,連帶著網球發展的資源也受侷限,與其等待政府端出相關政策,或要求協助支援,現為多所學校講師的前緯來體育台主播劉虹蘭,則以更積極的態度自許:「先做好自己,進而發揮影響力,使他人一起投入網球運動。」
回憶起小學四年級接觸網球之初,原是為了鍛鍊虛弱的身體加入網球隊,亦在祖母的贊助下得到人生第一支網球拍。這支六百元的球拍起先招來了爸媽反對,但阿嬤的一句話:「為什麼不買呢?」讓劉虹蘭從此與網球結下不解之緣,許多的機緣與轉變也在悄然中發生。
一開始打網球是為了身體健康,在成為網球選手後,又在劉中興老師的鼓勵下成功轉戰主播檯。在卸下七年的主播身分後,大學講師的工作成為她生涯規劃的另一個起點。在與學生的互動中,為她帶來了教學的樂趣與成就。然而這位五年來從未上場比賽的前國手,報名了上週末舉行的「Babolat盃全國分級網球排名賽」,她要再度享受在場上揮拍的快感。
談到重回賽場和球友們較勁,劉虹蘭笑言:「起初在球場很害怕別人會認出我過去的選手身分,結果卻是播報台上給人的印象較深!」現在每個週都會固定於台大網球場練習,劉虹蘭表示:「網球不僅是我宣洩情緒的管道,也因此結交了一票好友。」樂此不疲的她更感染了生活週遭的人,一同加入網球世界。
昔日的網球名將,現在最想「做好自己」。劉虹蘭認為在打網球的過程中,努力地享受比賽,也讓身邊的人一起投入網球行列,身體力行走進球場,讓網球運動的提倡由自己先開始,這股參與的動能定將轉化為影響他人的力量,正是推廣網球運動的優良模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