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新服務與提案

[創新服務與提案]

檔案命名格式: 1091_01創新服務名稱  (*01:組別)

A. 創新服務報導

B. 創新服務提案

1.發揮同理心以使用者角度來思考(Empathize)

解決問題之前,先了解你的TA(Target Audience)!

藉由訪談、觀察或是參與的方式,確實記錄使用者的體驗或情緒感受,作為下個步驟分析的資料。

透過「為什麼」,協助找出使用者真實的感受。

2.清楚定義並確認關鍵問題點(Define)

將搜集之資料進行分類後,找出這些TA回饋與行為的真正(隱藏)需求(Need),往前思考,即是顧客的痛點。

嘗試使用動詞挖掘與確認需求,舉例:

當一位顧客走進餐廳,他對著座位區東張西望,需求的回應一般會是-他需要一張桌子,

可以藉由動詞替代,往前思考,如「他需要坐下來處理公務」、「他需要休息片刻」。

透過向前思考挖掘使用者需求,可深入思考已提出「休息」的方案,不只限於原先的方案-桌椅。

3.腦力激盪發想解決方案(Ideate)

團隊經由腦力激盪、發揮創意!盡量提出想到的點子,可先不被可行性限制,根據直覺產出想法與新點子,數量越多越好。

創造所有成員皆有自由發言的氛圍,並不批評他人創意,所有意見與想法都值得重視。

接著進行收斂。篩選出最有特色、價值、以及最可行的幾項方案,並進行原型試作。

4.模擬新服務的流程、原型(半成品)製作(Prototype)

提出新的服務設計之後,進行半成品製作,藉由提出新服務之流程以模擬服務。

並使用該原型進行模擬實驗,成員透過討論與回饋將此半成品原型進行修正,以降低後續的風險與成本。

5.反覆測試依據使用者回饋修正(Test)

做出原型之後,必須實際進行使用者試用,確認提出來的方案是否解決使用者的問題與滿足需求,藉由他們的回饋找出與使用者之間的落差。

測試與回饋為此階段的重點,透顧使用者意見,如PDCA模式的反覆循環,持續修正服務模式,以最佳化創新服務方案。

1. 新服務商品:

係指全新或創新商品/服務,包括內容、元素、水準、規格、組合等價值之增進。

應用既有的技術到新市場、在既有市場推出升級的產品,以提供新服務等。

如:軍事用的 GPS定位系統應用到汽車產業, 提供各種行車服務、擴展與升級,以增進價值。 

2. 新經營模式:

係指建立新的服務運作方式、經營制度、作業程序、營運系統等,以創新企業或組織經營價值。

改進既有市場、現有產品的流程,創造更高效率或更好的效益,改變現有市場結構並衍生創新價值等。 

如,零售百貨業,建立物流中心和供應鏈管理系統,提供更好的運作效益。

創新購物新概念,以『短時快速』購齊必需品,創造高效率與企業 經營價值。 

3. 新行銷模式:

係指在產品或服務銷售過程中,業者與顧客通路管理、互動溝通、關係建構、計價收費、

暢貨物流等以創新方式與顧客或上下游 等價值鏈成員建立新的溝通互動模式,以擴散新產品或服務效益。

使既有產品或流程讓消費者的感覺更好,改進與顧客接觸的流程。

如:快遞 公司在提供貨物查詢中,可透過電子追蹤系統,掌握行蹤、運輸記錄等創新方式,

改善與顧客接觸的過程,新的溝通互動模式,擴散服務效益。 

4. 新商業應用技術:

係指引進新的資訊、通訊、系統、設施、設備等科技 在服務業(商業)上應用,並產生創新價值者。

因應時下需求,提出最新的應用技術,以新工具解決既有的問題等。

如:模擬實境輔助賣場陳列商品,衡量商品擺放的最佳選購之位置,提高陳列效益,了解消費者偏好,產生新價值。

5. 其他與社會脈動相關:

其他非屬技術性的創新,可提升產業效益與社會影響,

如引用人文藝術、社會關懷與創新,擴大技術運用價值。

企業永續經營,追求 PPP(人 People、地球 Planet 及利潤 Profit)的社會責任,關注社會脈動相關問題等。

如:臺灣社福與企業結合線上地圖讓需要照顧的人口一目瞭然,擴大技術運用價值,

落實社會關懷與創新,使企業能永續經營,提高資源運用。